《闽都文化》杂志集当地文化之大成。跨越时空2200年的闽越文化,它的多元性从文史方面尽展杂志之中,给读者提供了丰富、独特、厚重的知识,是一本阅读有兴趣、保存有价值好刊物。我国确立的“海上丝绸之路”重大策略,福建是个绕不开跨不过的地方,它的文化必定随着经济活跃更加丰盈;另从我国八大地域文化来说,闽台同属一个地域文化板块,在当前形势下对于台湾同胞认知度会有帮助。因此《闽都文化》的出版很有现实意义。
这样一本优秀地域文化读物,据说曾经因资金短缺停刊多年,幸亏遇到世纪金源集团黄如论先生,这本文化杂志才得已重放光彩。这就引出一些值得思考的话题。
做为中华文化一部份的地域文化,首先是要不要重视和保护,其次才是要不要继承和发掦,如果连重视和保护都做不到,还谈什么继承和发掦?
关于地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,理论上回答是肯定的,实际做法则是多有不足。仅以地方剧曲为例,据统计原有350多种,现在还剩多少种呢?没有人能够准确回答。反正央视11频道,经常露脸的戏曲,就是几个大剧种,如京剧、越剧、豫剧、河北梆子,众多地方戏剧和曲艺,根本没有或很少露脸机会。我年轻时候四处流浪,坐火车判断到什么地方,不必询问任何人便知道,因为电台播放地方戏曲。这是每个地方的声音名片。现在各地电视台主打通俗歌曲,很少播放当地戏曲节目,几乎全国一样没有特点。国家供养的主流传媒尚且如此,依靠挣钱养活的地方剧团,自然考虑的首先是票房价值。所以我说对待民族文化首先是重视和保护。
重视和保护民族文化,就是重视和保护祖宗遗产,这是文化人义不容辞责任。但是,文化人既无权又无钱如何起到作用呢?我想主要是尽其所能,在继承和发展上做些事,如对传统地域文化项目,做些整理、鉴别、推荐工作,有话语权的知识分子,如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多进言。当然,最主要的也是关键的,分管文化的官员要重视,起码不要糟蹋民族文化。前几年无锡要拆阿炳故居,群众出来阻止,难道官员还不如民众懂得文化价值?
民族文化的重视和保护,要靠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策坚守,要靠当地群众文化自觉意识,还要靠敬畏民族文化的企业家支持,现在情况是,有的官员只抓经济忽略文化;有的企业家想投入文化担心无经济回报,因此,像黄如论主席这样关心、重视、扶持文化的企业家,非常难能可贵而且特别值得敬重。他不仅帮助《闽都文化》出版,还扶持经济拮据的闽剧团,这些都体现出黄如论先生爱乡爱国情怀。这是文化大省福建的幸运。
关于文化创新问题,我认为,应该必须弄明白,是形式创新还是内容创新,传统文化是讲究程式的,你突破了固有程式那叫创新吗?比如,相声讲究说、学、逗、唱,有的演员包括个别著名演员,只会说不会学不会唱,连逗哏都未达到老演员水平,就把小品因素注入当相声表演,难道这就是形式创新吗?实在不敢恭维。至于内容就更谈不上创新,用污七八糟东西哄人乐,看后头脑里留下的东西,既无思想又无感动,显得苍白无力不知所云,这种情况在当下文艺作品中,即使不是普遍也不是个别。我们不要求文化的完全教化功能,但是也不能任其无序地随意发展。民族文化的创新,形式上要在尊重传统规律前提下,寻找观众喜闻乐见的多样化,内容上要在反映现实生活基础上,给人以激励以振奋并能让群众欣然接受,这才是多样形式和健康内容统一的文化创新。现在某些胡编乱造内容的影视片,以吸引观众眼球和虚假收视率为目的,绝对不是什么创新而是对文化的亵渎。文学难攀高峰,艺术缺少精品,作者没有大师,造成这种情况有其客观原因,但是就其主观原因来说,人心浮躁,迎合低俗,钱大于艺,监管不力,等等,这些都起到推波助澜作用。
习近平同志提出文化要攀登高峰。靠什么攀登高峰呢?我想恐怕还得靠我们自己两只脚,这两只脚就是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,洋人的艺术形式只能当做登山手杖,借助一点力量而不能完全倚仗和一味摩仿。做到这点首先得有各方支持,近来网上疯传的吴天明《百鸟朝凤》,一部很有中国气派电影因上座率不高,又没有经费做广告宣传,被电影院排斥在黄金时段放映,很值得相关领导部门深思。只追求高上座率,只追求群众口味,健康的传统的民族文化必然丢失,我们就太愧对祖宗了。对民族文化要心存敬畏之心。
(2016年5月17日)
0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