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,城市里许多新建的设施,不出半个月二十天,就会变成霜打的茄子,稀里哗啦没有了新鲜劲儿。就是设施不变形,那些小广告也不会饶你,七划八抹涂成三花脸,让你看着心添堵干生气,就是找不到拿刷子的人。政府美好的策划,百姓纳税的金钱,完全化做了伤心的叹息。
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,当然不能排除少数人的低下素质,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城市管理水平的不高,而且在我看来,城市管理者水平的置后,远比少数人素质不高,在当前尤其显得重要和急迫。过去有个口号叫“人民城市人民管”,这几年好像不大有人再提了,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个进步。本来嘛,市有市长区有区长街有街长,责任就是管理好任职的城市,如果百姓的城市让百姓管,何必非要设那么多带长的人干嘛?这会儿职责一明确,城市面貌大有改观。
不过我还必须得申明,我说的改观主要是在建设方面,管理水平上进步并不怎么大,比之自己提出的目标——国际大都市,花园式城市——还差得远呢?说句站着不腰疼的话,只要有钱谁都能花,管理却要靠真本事,看一个什么长的水平,固然要看他的建设业迹,更应该看他的管理能力,因为你是管家人民是东家,人民要的就是你管家的才能。搞建设找专家比什么长还合适。不信你就问问,城市里许多大屋顶建筑,十有八九出自官员意志,这就是他们所谓的民族化,不懂装懂,老百姓想不要都不成,何谈人民管城市呵!“人民城市人民管”动听的口号而已。
0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