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
2012年08月26日 11:37

说 脸

在众多的男子汉当中,我属于很少逛商店的那种人,觉得“点货”没什么意思,想买东西到那儿买就是了,何必磨磨蹭蹭的瞎费时间。这几年书摊儿满大街都是,连书店也就很少去了,再说家里的书还读不完哩,干嘛非得去找新书赶着看。倒是那些喂嘴的餐馆饭店,时不时地会光顾几家,堂皇的有人请客我出嘴,简陋的自掏腰包填肚皮,久而久之,对于这些地方的经营之道,渐渐地也就有了一些了解。其实它们的花招也没啥新奇,概括起来不外乎“包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8月24日 15:07

无言的纪念

    还给年轻人一个

洁净阳光的成长环境

  ——痛悼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徐怀谦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半生苦难半生坎坷老汉柳萌)

 

 

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8月18日 10:46

想起胡长清的皮包

 

 

 

 

      男人夹着名牌皮包,出出进进各种场合,在今天非常普遍。皮包里都装着些什么,外人当然无从真正了解,倘若你知道这男人的身份,猜一猜也会八九不离十。譬如,这男人是个律师法官,皮包里装的应该是状纸,倘若,这男人是个大学教授,皮包里装的应该是讲议,要是,这男人是个地产商人,皮包里装的应该是合同,如此等等。按照人的正常思维推论,大致是不会怎么有错的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8月12日 17:53

感悟秋天

夹带丝丝凉意的风雨过后,难躲难藏的暑热总算消褪,又一个秋天就这样来了。秋天自有秋天的韵致,秋天自有秋天的声息。它不像春天那么娇媚,它不似夏天那么喧闹,它也不学冬天的沉静。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人,秋天用它多彩的性格,跟我们悄悄地交谈。

也许有人会问,你听到了什么?我说,我听到了一个成功者的自语。只有用心倾听你才会听到,不信你到菜市场去看看,那些琳琅满目的农产品,无不向你诉说这件事。金黄的老玉米,紫红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8月06日 08:22

活鱼游来水生风

 

 

 

多元化媒体的出现,给现代人了解世界,提供了多种便捷方式。出于多年养成的习惯,我获得信息的渠道,依然是新闻听广播文章读报纸,看电视只限于某个专题对话。电视新闻几乎不看,因为从内容上来说,除了画面别无新意,反不如听和读更享受。

有天想知道天气情况,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新闻,报道内蒙古武川县,土豆丰收销路遇到困难。让我的眼睛顿时一亮,心头跟着阵阵发紧。这条新闻一直揪着我的心,从此,接连几天看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7月29日 10:09

人生忧乐笔纸间

说不清是哪位高人,第一个把编辑工作,说成是为他人“做嫁衣”。这个比喻非常形象、准确。披上嫁衣的作者“娘子”,一位位“荣华富贵”了,做嫁衣的人仍然默默地劳作。十年二十年三十年,转眼到了六十岁退休了,本不想求得任何回报,然而,人们却用隆重的礼仪,为“做嫁衣”的人庆寿。这既是对个人品德的认可,这也是对编辑职业的褒奖。做为一个老编辑,我感到由衷的高兴。这就是从萧立军生日庆典归来,我最大的感触和想说的话。

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7月22日 17:37

想起卖瓜的“老王”

 

 

 

眼下正值暑热,满街瓜果飘香。每每走过西瓜摊,总会听到“皮薄瓤沙”、“保熟保甜”之类的叫卖声,而当你真把瓜买到手,便会发现有时不免上当。由此我想起“老王卖瓜——自卖自夸”的歇后语。

多少年来,这句话做为贬语,在生活中广为流传。因为这歇后语中的老王,系泛指和代称,当然也就不曾有谁来对号,更不可能有谁为自己辩解。那么这歇后语的含义是不是真的正确呢?难道说了自己瓜甜的“老王”非要千古受责吗?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7月15日 13:44

家乡有个七里海

说起家乡天津市宁河县,真的,幸亏有个七里海,不然,真不知她以什么示人。芦台古镇风貌不再,美丽田园风光难觅,余下的景物还有什么呢?我真的说不出来。

本来那条宽阔如江的蓟运河,在我记忆里是那么美丽:两岸芦苇丛生,水鸟戏弄芦花。白日船帆竟发,夜晚渔火映天。这景象被我无数次写进文章。到了晚年回去一看,天哪,这条记忆的母亲河,竟然只剩下一条枯瘦水流,河两岸河面上景致都不见,仿佛一个经历生活磨砺的老人,秃发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7月09日 08:55

说说宁波人

 

 

 

我认识的第一位宁波人,应该是在内蒙古工作时,我的一位要好的同事。做为上海知识青年,她在草原下乡几年,由于劳动表现出色,被抽调到我所在的《乌兰察布日报》社。我们同住报社单身宿舍,两人朝夕相处秉性相投,渐渐地成了忘年之交。我后来落实政策调回北京工作,再后来知青返城她回到上海,我们依然经常电话问候。有次她对我说:“你什么时候有时间,去我老家宁波玩玩,那地方的人走南闯北,出了好多干大事的人。”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7月01日 14:14

法盲与“法通”

 

 

  罪犯中有两种人,在法律面前,很难说有平等。一种是不懂法的,一种是精通法的,或称为法盲和“法通”。这两种人的身份,一般的说,前者大都是少文化的普通人,后者往往是从事法律工作的人,一个糊涂,一个明白,在运用法律方面,自然也就无平等可言。

    有些犯罪的普通人,在谈到犯罪的原因时,最常说的一句话,就是“我不懂得法律”,在罪犯自己看来,好象不懂就应该原谅。从法律的角度上考虑,不懂法并不是个理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6月24日 20:09

短暂的春天

 

 

 

春天的衣裳还没有完全着身,就热得汗流浃背了,只好找出夏天的衣裳来穿。真没想到这春天竟这么短暂。好在我不是个看重衣着的人,无论春装怎样色彩绚丽,都不会对我有什么诱惑。倒是那些爱打扮的女人们,对于春天的匆匆来去,似乎有点莫名的惆怅,因为,少去了一次展示美丽的机会。              

这北方的春天,气温再高,景色再美,总不如南方。要说春天的色彩还算迷人,那有一半就来自女人的衣裳,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6月17日 18:56

今昔饺子记

  好吃不过饺子。在我国尤其是在我国北方,借用一句政治家常说的话,这几乎成为人们的“共识”。既然是大多数人的“共识”,在生活中也就必然付诸实践。每年春节期间,初一饺子初二面,初三合子锅里转,到了被称为“破五”的初五,还要吃饺子,可见饺子在饮食中地位的显赫。当然,过大年吃的这两顿饺子,有个图吉利的讲究。那么在平时呢?饺子好像同样是餐桌上的常客。朋友来了吃饺子,改善生活吃饺子,假日休息吃饺子,今天高兴吃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6月11日 18:58

物业管理的误区

 

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居民小区实行物业管理,这会儿挺时髦,正在成为城市的热点。这种先进的管理方法,尽管收费不菲,一般人只能咬牙承受,但考虑到它可能有的优点,人们还是愿意渐渐习惯。这反映出人们渴望美好环境的心里。     

    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物业管理呢?说起来很抱歉。本人虽说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6月03日 11:26

生活三题

 

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空白

   生活里,怎么就不能留点空白呢?

    偶尔感到不开心不惬意时,我常常这样询问自己。这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中国画。那些技艺高超的绘画大师,他们都是那么善于利用纸上的空白,营造似无却有的艺术效果。

    我曾有多次机会观赏著名画家作画。当一片洁白的宣纸铺在案头,依照常人的心理,这张纸上该可以画出多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5月28日 18:38

核桃的故事

 

 

 

  一位朋友给我送来几个核桃。这位在山区长大的人,自幼便与山野打交道,甭说是熟悉核桃的脾性的。他一再郑重地告诉我:“核桃是补气的,到了咱们这样的年纪,经常吃点,大有益处。”我见医书上也曾记载:“核桃性温、味甘,功能温肺、补肾,主治虚寒喘咳、肾虚腰痛等症。”朋友的话,我自然相信。

  送走了这位朋友,看着这一颗颗坚硬皱壳的山果,我不禁陷入沉思,回忆起关于核桃的往事。

  我小时候,喜欢吃干货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5月22日 18:28

品德顽症

 

 

 

 

 

社会到底是进步了。随着世态民风的变化,人们头脑中许多观念,正在不断地更新。其实这也是历史的必然。有些沿袭多年的观念,倘若依然固我的存在,别说社会不会进步,就是人们的生活也要停滞,什么“生机”、“希望”一类的字眼,最终还是做为向往留在人间。

那么,这众多更新的观念中,什么更令人欣慰呢?我以为,还是对人的看法、评价。

过去在极“左”路线的影响下,凡人凡事都得用阶级观点去看,只要是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5月13日 19:29

草原情未了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 前半生四处奔波,有室无家,那时最大的愿望,就是有个属于自己的窝儿。经过多年的企盼争取,最后总算如愿以偿,有了一套说得过去的住房。没有豪华的装修,住着却很舒适;没有高档的家具,使用却很方便。从此这个叫家的天地,就完全任我来驰骋,既掌握总统般的权力,又享受平民样的自在,活得真真正正像个人了。这时再听人唱“外面的世界很精彩”,对我都形不成怎样的诱惑,倒是那首《可爱的家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5月06日 20:35

闲话“征婚”广告

 

 

    

报刊上有些栏目,我很有兴趣阅读。其中之一是“征婚”广告。这倒不是笔者有寻觅知音之意,而是从中可以多少探索些人间心态,以及想象些撰写此种广告时的情景。如同小说创作的某些“方法”一样,“征婚”广告也自有“规律”,颇像中秋时节的月饼,纵然大小不一,其内无非是豆沙、枣泥、五仁等等几种,再高明的也翻不出新花样。

随手拈来一张某市的晚报,就以此为例,看看这普遍的写法吧:假如是女性公民征友,大都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4月30日 18:38

凡人智者陈木匠 

 

 

实在有点大不恭敬,木匠陈师傅的大名,我一时竟然想不起来啦。这倒不完全因为年代久远,回忆四十多年前的事,在我多少有些勉为其难。更主要的恐怕还是,四十年前在一起时,我压根儿就不曾呼过他的名字。读者不妨想想看嘛,我那时头顶“右派”荆冠,大凡算得上革命者的人,都天生长我两三辈儿,何况工人阶级一分子,就更是我的“天王老子”,我哪敢直呼领导阶级大名呢。所以一直呼他陈师傅,以至于陈师傅的名字,在当时也是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04月22日 16:21

希望的茶馆

 

 

倘若有钱有房,我真想开家茶馆。一家普通的茶馆。名号不见得响亮,陈设不见得讲究,有座位能聊天,少掏钱能喝茶,我看就可以了。关于演出节日、供应点心,那倒大可不必,反正不想赚大钱。只是客人呆的时间不要限制,一定要让人家喝好聊透,尽兴而归,有机会还思谋着再来。

萌生这样的想法,还不是现在,总有两、三年了,只是这些天,比过去更强烈。有时在甜美的梦中,听到"茶来啦"的喊声,脸上常常会绽出微笑。醒来才知...

阅读全文>>